“棹影斡波飞万剑,鼓声劈浪鸣千雷。”赛龙舟作为一项传统民俗和体育活动,在我国已传承千年,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锣鼓声起,水花飞溅,龙舟飞驰……湖南省汨罗市是中国龙舟名城。眼下,龙舟健儿正为5月下旬即将举行的国际龙舟赛准备着。自古至今,龙舟竞渡究竟有多激烈?网友:火爆程度超出你的想象
制作一条龙舟
究竟有多少讲究?
龙舟,是龙与舟的结合,一条传统龙舟要经过选材、伐木、放样、组船、捻缝、上漆、绘鳞等10余道工序才得以诞生。
一条龙舟可以有多长?你瞧,这艘可以乘坐66人的龙舟,立起来相当于10~11层楼高。在湖南,最长的龙舟可以乘坐126人,长达62米,立起来相当于20多层楼高。
湖南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许桂生:制作龙舟,传承到我们这一代已经100多年了,我儿子一代就是第六代了。龙头是一条龙舟的灵魂,它要昂扬向上。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,都是龙的传人,我想通过这个龙头,包括龙舟,体现龙的精气神,也体现我们自己的精气神。
每条新龙舟在下水前,都要由当地德高望重的人士为龙头点睛。老龙舟下水时,也要经历特殊的仪式。传说人们希望以这样的方式,赋予其龙的活力。
如何造出质量轻、防水性好的龙舟?江西独有的这个材料就能实现!树大、节少、耐腐性好的陈山红心杉,拥有制作龙舟的天然优势。在这里,赛龙舟不仅是一项民俗活动,更是融入人们生活的文化基因。
古人赛龙舟的场景
也太热闹了吧
宁波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战国时期的铜钺上,龙纹和划舟相结合的形象就已经出现。两条龙形纹饰之下,四个形似头戴羽冠的人物,双手划桨,奋力向前。
宁波博物院典藏研究部助理馆员 鲍亦程: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龙被称为水的主宰,所以古代人就觉得龙是可以改变天气雨晴的。通过划龙舟祈盼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的美好憧憬,其实起源于农耕社会对于自然的一种崇拜和敬意,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。
这件羽人划船纹铜钺,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以“竞渡纹”为纹饰的首件文物。此铜钺不仅证明了2000多年前,先民就已掌握赛龙舟这项体育运动技能,也可能是最早记录世界划桨水上运动的重要器物。戳视频,来看2000多年前的龙舟竞渡↓
此外,划龙舟还被赋予了纪念先人的意义,其中就包括纪念爱国诗人屈原。战国末期,屈原在汨罗江怀沙自沉,相传沿岸百姓纷纷发舟打捞。此后,这个驾舟相救的场面相沿成习,端午节划龙舟也成为人们纪念屈原的民俗之一。
从唐代开始,赛龙舟时,人们会在水面的终点插上一根长竿,缠上五颜六色的锦布,称为“锦标”,以首先夺取锦标者为胜。这也被视为现代体育中锦标赛“锦标”一词的来源。
到了宋代,无锡人利用黄埠墩河面开阔的优势,将龙舟赛转移到附近运河上举行,形成“蓉湖竞渡”的盛景。网友:又是为古人智慧感叹的一天
划呀划~划呀划~
龙舟漂移场面炫酷
从陕西到云南,再到广东等地,每年的农历三月开始至农历八月中秋,赛龙舟活动会在不同地区接连上演。与此同时,赛龙舟也发展出多种不同形式,竞技性不断增强。
广东佛山河流弯道众多,这里的人们开创了水上漂移的赛龙舟绝活。长达25米的龙舟要在560米的水道中,飞速拐过3个弯,这组“一鼓转三弯”也是整个赛段最吸睛的部分。戳视频,感受龙舟破浪前行的惊险↓
在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杨村村,有一项传承了500多年的赛龙舟民俗,和一般在河道里举行的龙舟赛不同,杨村村的龙舟赛在池塘里举行,方寸之间尽显身手,热闹非凡!网友:这就是世界上规模最小的龙舟赛吧
据中国龙舟协会数据,2025年,全国注册的龙舟队伍达到了近300支。近年来,龙舟工厂持续开启繁忙模式。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,通过玻璃钢等材料的应用,现代龙舟具有了更高质量和更强的竞赛性能。各式龙船文创也火热远销澳大利亚、毛里求斯等地,甚至一度“一船难求”。
拥有几千年历史的龙舟竞渡,如今已经发展成一项国际级的体育竞技项目。端午临近,全国各地有哪些龙舟样式和玩法?
数据显示,全球开展龙舟运动的国家已达近百个,“龙舟入奥”进程也在不断推进。从中国到世界,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,传承千年的龙舟破浪向前,生生不息。
责任编辑: 林媛媛
免责声明:龙华融媒客户端的所有新闻报道及文章,均按相关的法律规定要求负责。 查看完整声明